荣国府被包围, 这可不是小事儿。但来包围荣国府的人并非官兵, 而是慕名而来的百姓。

  这回众人仰慕的对象并非是“白面书生”的原型贾赦,依旧是“银袍小将”贾琏。

  毕竟“白面书生”再英俊, 那如今也是个年近四十的“老黄瓜”了。就算“白面书生”想续弦, 他们家还没有合适的姑娘呢。

  而且即使有人家中有一直没嫁得出去的老姑娘, 也不想一想荣国侯能相中么?荣国侯世子能相中么?“银袍小将”能相中么?

  但“银袍小将”可就不一样了,过了年才十六岁,正值大好青春。而且小小年纪就自己挣出了军功被皇帝陛下封为一等将军, 可是个不得了的潜力股。

  过了年又是一届新的选秀,虽然“银袍小将”的正妻已经定下了经营节度使王子腾的女儿王熙凤,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的女儿做妾室啊。

  一等将军的妾室, 那对于他们家也是门好亲事。

  贾琏本就被这些人烦得要死, 一想到努力几个月却让情况更糟糕,贾琏心里憋屈得看到什么都想踹上两脚。

  贾瑚得知了情况以后,让荣国府的人将拜帖按照姓名整理好,看看哪家的人最能作妖。

  最能作妖的名单呈交给勤王世子, 让勤王世子和勤王看看,有没有办法在过完年多给这些人找点差事做。

  省得一天到晚吃饱了撑的没事儿做,就知道盯着自己的弟弟纳不纳妾, 想把自己的女儿塞进来。

  除了统计作妖的人,贾瑚还给贾赦写了一封信, 告诉他爹差不多就行了。

  要不然把贾琏惹毛了, 小心库房里的宝贝。

  贾琏的武力值把荣国府拆了也就是多喘两口气儿的事儿, 库房的锁头怕是拿宝剑一砍就断。

  像古扇什么的, 轻轻一撕就毁了……

  贾赦收到贾瑚的信以后哼了一声,大儿子竟然开始学会威胁他爹了。

  不过贾瑚的威胁还是很有用的,贾赦确实心疼那些寻来十分不易得古扇。尤其里面还有不少司徒琛送给他的。

  让贾琏把荣国府拆了都行,就是别动他那些宝贝。

  看在大儿子的份儿上,贾赦就决定放小儿子一马。而且如今他们父子俩做的确实是有些过了,再这么下去局面迟早掌控不住,还不如趁着现在及时扭转风向。

  在贾赦安排如何扭转京城风向的时候,司徒琛给贾赦的信也到了金陵。

  得知皇帝开始命人调查话本的事儿,可把贾赦吓了一大跳,他们爷俩可没在话本里说些不该说的。

  在往下看到皇上是欣赏的态度松了口气,但贾赦也没彻底放松。

  这样的“好事儿”不能让琏儿一个人独享,也得多找几个人“分享”一下。

  本身这个话本就是由王熙凤和王仁一同帮贾琏完成的,贾赦就将目标盯到了王子腾的一双儿女上。

  在给王子腾飞鸽传书后,贾赦便暗搓搓地等着王子腾的回复。

  王子腾一直是抱着看热闹的态度看父子二人“斗法”,如今见贾赦要掌控不住局面向他求助了,大笑了几声然后果断拒绝让自己的儿子做为“灭火”的工具。

  他王子腾可是王仁的亲爹,才不像贾赦那样反过来倒坑自己的儿子。

  日后王仁可是要走科举的路,传出去靠写话本扬名像什么话。

  不过看在都是亲家的份上,王子腾也没将贾赦求助的希望全都掐灭,还是答应贾赦让王熙凤来帮贾琏分摊这“甜蜜的负担”。

  毕竟两个人的夫妻关系已定,该学着相互扶持了。

  贾赦看王子腾在回信里并没有将事情咬死,松了一大口气。

  立马在给王家的聘礼又添了两成。

  有了王子腾的帮忙,再加上司徒琛和贾赦的人手,京城茶楼中的舆论风向迅速被扭转。

  还在讨论银袍小将?那可真是落伍了。根据最新的可靠消息,那本《感天动地之白面书生与千金小姐》并非“银袍小将”一人创作。

  “银袍小将”的未婚妻才是主笔。

  酒楼茶馆这种地方,聊天的时候最怕的就是被别人说消息已经落伍,即使真不知道《感天动地之白面书生与千金小姐》那本是由“银袍小将”与其未婚妻共同创作的,在别人谈论起这个话题的时候,也要摆出一副我早就知道了的样子。

  甚至还要说上一嘴“银袍小将”武力超群所以文笔上差一些在所难免,夫妻二人合着真是绝配。

  等再讨论荣国府被围的时候,众人从看热闹的态度都换上了鄙夷的神情。

  想把女儿嫁进荣国府,你家有京营节度使家有权么?你家有京营节度使家有钱么?你闺女会写好看的话本么?你家闺女能陪“银袍小将”舞刀弄棒么?

  都没有?都不能?

  那请回吧,别在人家门口丢人现眼了。

  再一再二,哪还能再三再四了。就算他们能豁得出去这张老脸,他们闺女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趁早就收得了,要不然不但得罪了京营节度使大人,还得罪了荣国候。得罪了荣国候那就相当于得罪了勤王殿下。

  这可要命咯……

  

  舆论能够被迅速地扭转,这事儿也引起了皇帝手下的注意,立马将这个变化呈给皇帝以后,皇帝捋了捋胡子,琢磨着将司徒琛叫进了宫里。

  “老四,你怎么看待此事?”

  谁家还没点烂摊子,贾赦和贾琏父子俩之间搞出来的根本就不算是什么大事儿。这事儿不疼不痒,就算实话实说也不会影响到贾赦或是贾琏日后的仕途。

  司徒琛大大方方承认他也参与到了其中,而且是绝大部分。因为贾赦人在金陵,怕传达造成偏差而得罪太多的人。

  “贾赦这么多年的咸盐没白吃,见好就收免得事情他掌控不住。”

  皇帝点点头,同意司徒琛的说法。

  外放这么多年,从云南到金陵,贾赦还真就没因为盲目自信而捅出篓子。顶多是看似要遭,结果局面又被贾赦剑走偏锋带回平稳。

  “嗯……贾赦做事确实是让朕放心。到时候让他多带带庆儿和彻儿。”

  要贾赦带皇长孙和自己的儿子,还要多带带?那贾赦什么时候能回京城,贾瑚和自己女儿的婚事该怎么办?

  要延期么?

  皇帝也就是随口一说,听司徒琛说起贾瑚和孙女的婚事一拍手想起来了。

  本来两个孩子都是幼时就没了母亲,要是贾赦还在金陵,那拜堂的时候就老四一个人坐在上面,那得多尴尬?

  “那就让贾赦先回来,等两个孩子成亲的事情都办利索了,再让贾赦带着庆儿和彻儿去金陵,指导几个月也就差不多了。”

  就算自己的长孙接受得慢一些,那不还有老四得儿子做副手么?

  司徒琛得知贾赦在贾瑚成婚的时候会回来就没再问其他的事情,退出大殿以后掏出帕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

  皇帝在司徒琛离去以后便问起了贾瑚乡试成绩,得知贾瑚排名第七以后点了点头。

  这个成绩虽然并不是特别优异,但对于年纪轻轻的贾瑚来说已经十分难得了。

  再看看这孩子会试成绩如何,若是不错的话可以考虑在一甲中给他留个位置,到时候迎娶自己孙女的时候也更加好看一些。

  至于贾琏这孩子,赐婚的圣旨就随着其他求指婚的人家的圣旨一同下达吧。

  要不然兄弟俩一同被赐婚,确实是有些太引人注目了。

  在京城风向转遍以后,贾瑚也就放下心来加倍地为接下来的会试做准备。之前都按照舅舅们说的去藏拙,如今是时候露出真正的锋芒了。

  贾琏在被司徒琛告诫以后消停了不少,老实地在府里和安喜读书。等读书读腻了,就去王府找王熙凤聊聊天。

  “再过半个月就是会试了,不知道你大哥能取得什么样儿的名次。”

  “怎么?也想让我参加科举?”

  王熙凤瞧了眼贾琏撇了撇嘴,这是谁给他的自信?

  以贾琏肚子里的墨水,能考中个秀才就算不错了,举人还是算了吧。

  不过以贾琏的本事,考中个武举人应该是轻松的。

  贾琏摸了摸下巴,觉得这个可以有。前有班超弃笔从戎,现有贾琏弃文从武。

  不对,他压根选的就是武,当年考秀才并非他的本意……

  “再说吧,我觉得贾叔叔应该不会让你们兄弟俩脚前脚后这么来的。”

  一提起贾赦,贾琏肚子里还有些怨气,琢磨着等他爹回来的,他再好好算账!

  “阿嚏!阿嚏!”

  一想二骂,贾赦一琢磨就觉得肯定是贾琏这小子在背后嘀咕自己。

  时间过得飞快,贾赦将手头的事情都处理好,轻轻松松地赶往京城。

  在贾赦回京后没多久,会试的成绩就出来了。

  “恭喜恩侯啊,瑚儿这回一鸣惊人,夺得了会元!”

  有了会元做铺垫,就算在殿试上给贾瑚状元也不算太突兀。

  “同喜同喜,王爷今晚到府里喝两杯啊?”

  虽然后面还有个殿试,但这并不耽误司徒琛和贾赦喝酒庆祝,顺便促进感情。

  本就有那方面的想法,又喝了一些酒,二人顺理成章地将促进感情的地方从酒桌换到了床上……

  贾琏对于自己大哥考中会元的事情也高兴得很,听说自己的爹和勤王殿下在饮酒庆祝,就琢磨过去蹭两口酒解馋。

  顺便再看一下自己的爹醉酒后的窘状。

  然而贾琏一到贾赦的屋子门口,就看到平日伺候勤王殿下的刘裕守在门口,而他爹的房门紧闭,烛光幽暗。

  习武之人耳力也比常人出众一些,贾琏听到屋里的声音后,立马变了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