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镇一战, 凌冽不知秦州和青州两地的百姓如何言谈, 只知在他们穿过高原黄土到达江南时,江南百姓都当他们是打了大胜仗的英雄。

  他们争相拿出家中囤粮和蔬菜瓜果,富商巨贾们则腾出房屋、送上被褥,更有不少年轻人挺直了胸脯, 想要参军、一道儿保家卫国。

  凌冽应付了半日, 实在应接不暇,只好寻了个由头将乌宇恬风推出。

  高高大大的小蛮王板起脸, 双手环抱着往军帐门口一杵,墨绿的眼瞳半眯, 一记凉飕飕的眼刀扫过去,挨挤在门口的百姓就忽地散去大半。

  见剩下一半犹犹豫豫还想上前, 乌宇恬风轻哼一声,吹口哨叫来了大老虎。

  吊睛白额的大老虎一出现, 聚集在拒马前的百姓瞬间做鸟兽散, 站在前排几个姑娘, 手中提着花篮、精致的糕点妄图送给她们在城外一见倾心的北宁王, 此刻也慌不择路扔了花篮逃窜。

  乌宇恬风挠挠阿虎脑袋,瞪了人群背影一眼, 才哼着小调绕过拒马前的几口木箱子, 轻车熟路地在后找到了阿

  虎藏起来的小团子凌琅。将小孩抱起来遛到臂弯间坐坐好, 他才反身回了帐内。

  凌冽拒绝了江南各郡守的邀请,也没有要那些富户让出来的房子,照旧让蛮国大军驻扎在城外。

  江南山峦娟秀, 万顷荷塘、依依杨柳,乌宇恬风抱着小团子看远处山峦云烟淡淡,微风吹动, 拂过他腰间的螭纹佩,悬垂在下方的长长流苏轻轻晃动。

  乌宇恬风勾起唇角,果然,只有此山此景,才能养出那样好看的人。

  小团子凌琅窝在乌宇恬风臂弯中,他眨巴眼睛看眼前的山山水水、树树花花,虽然和他从小生活的地方不大一样,但以他的年龄,却看不懂“金灿灿的小阿娘”到底在笑什么。

  他耐心地等了一会儿,最后还是扁扁嘴,轻轻扯了乌宇恬风的金发一下。

  乌宇恬风低头,捏了小团子肉嘟嘟的脸一把,“陪我多看一会儿吧,这可是哥哥原本的老家。”

  小团子偏偏头,虽然不懂“老家”是什么,但还是一伸手够到了乌宇恬风金发上垂落的一片柳叶,他将柳叶小心翼翼地攥在掌心里,在心里转了个主意,待会儿要将这个送给“爹爹”。

  乌宇恬风垂眸看他一眼,没计较小家伙那鬼灵精怪的心思。

  他只希望小团子记得这一刻的江南山水,在往后漫长的岁月里,能守住这方天、守住这一境的平安。

  一大一小两人在帐外空地上待了一会儿才回到军帐,帐内的凌冽正在同几个江南官员议论着什么,见他们进来,也只是略点点头。

  乌宇恬风将凌琅抱到铜盆边,替他洗干净手脚上的泥。

  凌琅比之前沉了许多,会说更多的话,但这小团子鬼精灵得很,最懂察言观色,明明憋着一箩筐话想说,却在乌宇恬风给他眼神示意后,就乖乖地闭了嘴,认认真真地在铜盆中搓洗着自己的双手。

  待几个官员离开了,他才冲凌冽伸出手,脆生生地喊了声:“皇酥!”

  一边喊,一边将自己很宝贝藏起来的柳叶塞到凌冽怀中,嚷嚷着这个是他送给“皇酥”的礼物。

  凌冽见他红扑扑的脸蛋上挂着汗,便执袖给他擦了,顺势将团子抱入怀中,“你又让阿虎带他了?”

  乌宇恬风坐到凌冽身边,“还不是怪……他们讨厌。”

  他没明说是谁,但凌冽只看他那酸溜溜的表情,就知道小蛮子是在想什么。

  也不怪江南百姓,他们才经了水祸和盗匪,如今又眼见戎狄打入京城,人心惶惶中,任是谁站出来,他们都会这般热情。

  团子安安分分窝在凌冽怀中没多久,注意力又很快被案几上的一只黄色卷轴吸引。

  他瞪直了小短腿站起来,小手一伸就将那卷轴拿到手中抖开,上面的字他模模糊糊认得几个,其中就有他最最喜欢的——“皇叔”,他笑起来,拿着卷轴指给乌宇恬风看:“这腻有皇酥!”

  乌宇恬风看着那卷轴,脸上的表情却很恐怖。

  那是今晨从江南城中送来的一份“圣旨”,弃城而逃、浮海在东的小皇帝不知从何处得到了凌冽的消息,知道他这位皇叔在中原一战击败了戎狄大军,便腆着脸给凌冽“下”了这道“圣旨”,辞藻极尽华丽之能事,一半都是对北宁王的溢美之词。

  即便乌宇恬风如今已经不是那个能将“钟子期”念成“妻子钟”的小白丁,但这份圣旨上的措辞也还是用得太过:小皇帝大言不惭,直说皇叔是他的肱股之臣,无论是北境、南境还是如今的惨祸,都全靠皇叔周全社稷。

  他在圣旨的末尾,将凌冽“封”做正一品镇国大将军,希望他能北上击退戎狄。

  不知事的小团子凌琅还在吱吱呀呀叫着,将那张圣旨当成了他炫耀认字的读本,一会儿高兴地叫着“皇酥”,一会儿又用奶音念了他认识的“江”、“北”、“南”字。

  乌宇恬风眯了眯眼,想将那圣旨从团子手中取出。

  才抬起手,脸颊上就被凌冽捏了一下,“别挎着个脸,难得写得工整,拿来给团子认认字也不错。”

  乌宇恬风“呜”了一声,“哥哥你不生气啊?”

  凌冽耸耸肩,“我又不是第一天知道他为人。”

  凌玜出生时,皇兄的身体已不大好,凌冽在镇北军中,统共也没见过这小孩几面。只是从元宵处听过那么不多几句流言,说时为太子的凌玜性情冷酷,三五岁时,就弄死过宫中的鹦鹉和野猫,还喜欢摆弄它们的尸首。

  更遑论如今,小皇帝已在同阉党、外戚的斗争中浸|淫到九岁上。

  凌冽一点也不怀疑他这侄子的心机深沉,但也犯不上跟这已是强弩之末的东西计较——不过一张绢帛,材质还不错,拿来给团子识字,还不会叫他揉搓扯坏,挺好,还能物尽其用。

  圣旨之下,是他们到时,送来的两封王府密信。

  一封来自东北,一封来自鲁郡。

  来自东北的那封信很厚很厚,写信的人笔力遒劲,即便是草草写下的内容,每个字的字形却很完整,张弛有度地铺满了信纸。

  彼时,凌冽正在给团子喂米糊,一时腾不开手,便让乌宇恬风念。

  可惜乌宇恬风认得中原汉字,却还没领会“书法”,模模糊糊辨认字形,只能一个字一个字地念得极慢,让信的内容给他们留下了更深的印象——

  原来,翰墨在掌控东北大营后,便联合在鲁郡的羽书多次对京中留守的戎狄进行合围。

  几番战斗后,竟意外生擒在京留守的黄忧勤。

  这潜藏在中原三朝的老太监,自受不住翰墨严刑逼供,坦言了当年镇北军悲剧的真相:

  原来,韩乡晨南下云州求援,未至云州,就在一条官道上被人拦住。

  拦他的人身披禁卫铠甲,亮出能随便出入宫禁的鱼纹符将韩乡晨唬住,然后就将他逼上了不远处小树林中的一辆马车,在车中的,便是悄悄改装出宫、身上披着黑斗篷的黄忧勤。

  那时的黄忧勤还不是宫中秉笔,却是明光殿的首领太监,能直通天意的人。

  韩乡晨不过是个二十来岁的年轻将领,乍见到这样的大太监,一时也懵了。

  黄忧勤笑眯眯的,不提他事,只绕着韩乡晨的身世家境问,话里话外,都是可惜了韩氏高门第的落魄。

  伯父家的那件事儿,韩乡晨其实也听母亲提过。

  他虽然为伯父一家感到惋惜,但为太医的,端的就是这碗饭,他没觉得有多愤懑。可眼前的太监说的这些话却很古怪,好像在刻意诱导他对皇室产生恨意一般。

  见韩乡晨起疑,黄忧勤便没再往下说。

  那时的韩乡晨在军中,虽不懂朝廷外戚和阉党的争斗,却也知道自己耽误不得,只能擦擦鼻尖上的汗,对着黄忧勤拱手,请他担待,他还有要事在身、要赶路前往云州。

  黄忧勤不置可否,只将桌上一盏茶往韩乡晨面前推了推,说天晚欲雪,让他喝点热茶暖身再走。

  韩乡晨不疑有他,一饮过后,拜谢了这位公公,便又重新上路。

  只可惜,他没能走到云州,便因下在茶盏中的迷药而昏迷在官道上。

  再醒来,韩乡晨身边躺着的,就是云州名妓李红雪。

  年方二八的姑娘笑盈盈看着他,口中却吐字如冰,“干爹已替您安排好一切,若您还记挂您在京中年迈的母亲和尚未出阁的妹妹,妾劝您稍安勿躁、勿要冲动。”

  乍闻此言的韩乡晨愤怒,翻身而起就看屋外天色。

  看见已经再上三竿的红日,便知道自己贻误军机,他又急又气,瞪了李红雪一眼,就要扑杀出门。

  结果刚才还娇滴滴的小娘子,手底下功夫却不差,只用一根长簪,便将韩乡晨逼得连连败退,最终长剑也被震碎,人则只穿一条裤衩被李红雪从酒楼二层的窗户中踹出。

  路过的百姓不明真相、哄笑不止,李红雪和酒楼老板娘更一唱一和地拿话来堵韩乡晨。

  韩乡晨坐在雪地上,身上冷、一颗心更是入赘冰窟,他憋红了脸,想要分辨,可他本就口笨舌拙,在军中也不如兄弟们能言善辩,他眼睁睁看着李红雪将事情颠倒成他招|嫖不付钱,还当众拿出了他镇北军的腰牌来。

  云州百姓自然听过镇北军威名,纷纷鄙夷看他,认为他是军痞、是败类。

  韩乡晨想抢,李红雪的身形却比他灵活,一面逗他,一面用只得他二人听见的声音道:“干爹身边,可还有千八百杀手,韩公子,我劝你省点儿力气,也为你的家人考虑考虑。”

  最终,韩乡晨又羞又急,最终呕出一口鲜血,彻底昏了过去。

  再往后,就是凌冽熟知的一切——

  云州援兵未至,韩乡晨苟且偷生,镇北军全军覆没。

  往日种种,皆做尘土。

  凌冽终于看懂了韩乡晨身上那至深的矛盾,也终于在那一日的落日余晖中,远远看见了在街上替百姓义诊的韩家妹子和她丈夫,他丈夫是京中一位姓李的太医。

  小夫妻两个忙忙碌碌,脸上都挂着满足的笑容。

  而另一封从鲁郡寄来的信,乌宇恬风没来得及念,那是之后两人将小团子哄睡着后,相拥着窝在锦衾中看完的:羽书将鲁郡的兵力、屯粮和守城布置都同凌冽细细禀明,除此之外,他又提到了季鸿小时候在皇寺中的际遇。

  通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在了解到羽书是北宁王府的影卫后,季鸿犹豫了片刻,还是将他引为知己,也渐渐回忆起更多在皇寺中的事来——

  历朝历代,皇家寺院内总是藏有最多秘密的地方。

  羽书总问,季鸿倒是想起来,从前丽妃还为入宫前,总喜欢道皇寺参禅,一坐就是一整日。后来即便入宫为妃,也总是在大节上要找由头来皇寺中,若是明帝高兴,还会让她在寺庙里一待就是三个月。

  紫家虽是京中高门,但祖上却是从苗疆迁徙过来的。

  他们家中信道、信苗疆宗|教,也甚少有对佛教这般感兴趣的。

  羽书将季鸿说的这些细则一一告知凌冽,并将一些关键的时间节点对上写在了密信内。

  凌冽看完密信,只是挑挑眉没说什么,但拥着他的乌宇恬风却像是发现了什么大秘密一样在他身后闷闷笑,整个人一耸一耸的,金色发丝弄得凌冽很痒很痒。

  “……笑什么?”

  “哥哥,你不是说你们中原有很可怕的浸猪笼么?”他下巴磕在凌冽肩膀上,语调带笑。

  凌冽闭上眼睛,在心里叹了一息,他们家小蛮子还真敏锐。

  羽书虽未明言,但字里行间都多少透露出一点儿看戏的戏谑,他府上这两位影卫头领,翰墨性子沉稳、不爱说话;羽书却开朗活络,爱与人玩笑,弄出些新奇玩意儿来。

  见凌冽一时没说话,乌宇恬风小心翼翼地探出脑袋看他一眼,“哥哥,我不是要故意编排你的家人。”

  丽妃紫氏虽是伤害凌冽母亲的恶首,但明帝却是凌冽的父皇。

  若丽妃紫氏当真在皇寺中有什么不检点……

  乌宇恬风巴巴看凌冽一眼,却看见凌冽一双弯下来的眼睛。

  这件事凌冽并没有很在意,他一直觉得父皇深情而不专情,漂亮女人在他的后宫里多是盛宠一时,最后又被更漂亮的新人代替,而每一个,父皇都疼得如珠如宝,好似心肝儿一般。

  这事儿还需向当年唯一的知情人确认,凌冽却更在意皇寺中那件写着祖文的袈裟。

  若元徽六年还有什么秘密,多半跟那个神秘的“六皇子”有关。

  两人在帐中相拥而卧,没过多久就裹紧了被子入眠,毕竟次日他们还要出征北上,朝着京畿的方向开拔——他们要同东北大营、鲁郡兵马合围,前后包夹,将戎狄新任大王伊稚查围杀。

  有定国公坐镇,原本还摇摆不定的各地武将纷纷投诚,很快就集结了三倍于戎狄的兵马。

  见面那日,老将军精神矍铄。

  凌冽上前恭恭敬敬地冲他拱手,感谢他的回信。

  结果老人虎目圆睁,直言自己没回信,也没原谅那该死的郭云和镇北军,只说信笺是夫人回的,女人妇人之仁、哪里懂什么家恨国仇。

  凌冽看他一眼,尹家老夫人早几年早就往小儿子家带孙子去了,这一点影卫早查得清清楚楚。

  他不点破,只笑着看尹元。

  老人被他看得不好意思,最终只红着脸,有些恼火地别开眼,说了句不相干的:“能让你勉强站起来,那小畜生,也算做了一件好事。”

  他别开视线的方向不对,正好对上了院内抱着凌琅玩的乌宇恬风。

  乌宇恬风拧拧眉,误会老将军骂他是“小畜生”。

  见小蛮子抿紧了嘴唇,一双翠绿色眼瞳充满了委屈,凌冽忙上前,牵住他家恬恬勾了勾手掌,小声告诉他,定国公骂的是小皇帝凌玜。

  乌宇恬风这才撇撇嘴,牵着凌冽的手踢了踢旁边的小石头。

  定国公目光垂落,看见凌冽和乌宇恬风双手交握,他恨恨地翻了个白眼,竟又重重地道了句“小畜生”后才甩手离去。

  乌宇恬风眨眨眼,冲定国公离开的方向点点头,等老人走远了,才小声对凌冽道:“哥哥,老爷爷他……是不是觉得我耳力不好啊?”

  凌冽疑惑看他。

  “他骂‘小畜生’骂了两遍呢,”乌宇恬风舔舔嘴,确信道:“他好恨你们那个小皇帝!”

  凌冽讪讪一笑,抬起手来,不尴不尬地摸了摸恬恬脑袋。

  作者有话要说:恬恬,有没有一种可能,你被老丈人(不)凶了呢?

  ----------------------

  阿恬:他好讨厌你们的小皇帝哦~

  凌冽:……他这次瞪的是你了。

  老将军吹胡子瞪眼睛,我最看好的一棵白菜没有了!我那么大一棵水润漂亮的白菜!

  恬恬:哼!你见过我这么漂亮还有金色长卷发的猪么!

  ------------------

  小团子:嘿嘿,皇酥,皇酥酥~好吃~!

  -------------------

  完结倒计时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