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特小说>穿越重生>穿到六零致富发家>第65章 让人庆幸不已的决定

  顾向恒和江景瑜想的提醒方法之前有许多,只是都无法在不暴露自己的情况下达成目的。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1976年中被下放过来了一位地质物理教授张源意。

  他来了没多久就重病身亡了,留下了一些他的笔记。

  当时是江景瑜去接人的,知道了他的情况,然后又深入了解了一下他的过往,他是一个很有本事的资深教授。

  在几个国家留学过,还发表了一篇相当有影响力的论文。

  越是了解,越是遗憾。

  这还是一个被污蔑的学者。

  只是他来到这里的时候已经重病在身,没多久就躺在病床上起不来了,他弥留之际,是顾向恒和江景瑜守在他身边的。

  他的身后事、遗物也是他们整理的。

  他们在了解到他的情况的时候就想到了最好的理由。

  一个可以让他们更加顺理成章的理由。

  那就是以这位教授的名义说出预测地震的消息。

  而他们要做的,就是要让这个预测扩大影响力,引起上面人的注意。

  不然他们自己传,那就是造谣生事了。

  他们可以还能教大家如何在地震的时候保存自己。

  只要知道了这个结果,再去逆推的时候,就轻松多了。

  知道这件事的梁保神色凝重:“你是说真的?”

  顾向恒苦笑:“我能在这么大的事情上开玩笑?”随后神色郑重:“我绝对没有撒谎,这是张教授辛苦测算的结果,在他弥留之际他找了我们夫妻两个说了这个结果,只可惜他的很多测算的资料都被毁掉了,我们听了他的话也不敢相信,直到最近我们打听到他之前推测的一些数据跟他之前推测的一样,我这是通过省城大学那边得到的数据,这总不会是造假吧?这个对上了,我无法确认他说唐山会有八级地震的事不会发生,……万一是准确的,这事情太大了。”

  梁保沉默不语,陷入了沉思。

  他现在高升到了市里。

  而且他在转业之前位置不低,他还有很多和他一起打拼的老战友,有的转业了,有的还在部队里,就有在唐山那一块附近的。

  而且他也知道顾向恒的性子,如果不是真的,他不可能拿来跟他开玩笑。

  要是假的,这件事他们顶多就是虚惊一场,但要是真的在猝不及防下发生了一场大地震,他们却忽视了这个提示,后果太可怕了。

  梁保想起了在1920年12月甘肃固原和海原县发生的8.5级地震,造成了28.82万人死亡、约30万人受伤。

  那是一个很惨烈的数字。

  想到这里,他揉了揉太阳穴:“你把他的那些数据留下,我找人看看。”

  他还要跟几个老伙计商量商量,现在距离那个叫张源意的老教授推测的时间还有段日子。

  除了把这个重任上报,移交给了梁保,江景瑜也没闲着,带着人一路扩展市场,最终扩展到了唐山及附近。

  除了推销火腿肠意外,他们还开了讲座,讲的就是如何在发生地震等灾害时候的自救措施和应对结果。

  很多人对这个内容不感兴趣,但要是他们听一些话,回答正确之后就能拿到奖品,也就是火腿肠的情况下,那他们不介意听一听。

  这火腿肠可是个好东西啊,小孩子就没有不馋的。

  有了吃的加持,讲座开的很顺利。

  有些人说他们是傻子。

  白白的把东西往外送。

  江景瑜也不太能理解,觉得姐姐这回冒的风险太大了。

  如果没有发生地震,她以后在上面的领导那里的风评肯定会受到影响。

  而且这送火腿,虽然也能宣传他们,但就目前来说,他们的产品足够好,不用这么宣传,也卖的很好。

  江景瑜无法解释,专心的按照计划来。

  讲座开遍了整个城市。

  规模不小,他们这也不算是散播谣言,因为他们传授都是知识,是应该科普的,在关键时候可以救命的知识。

  知道了她这边的情况,梁保对他们说的话可信度更高,如果不是他们真的这么认为,怎么会白白送出去的那些东西,又把自己的前途拿出来赌?

  没有人可以把这个消息当做耳边风。

  尤其是身在高位的那些人。

  这是一位资深老教授他在死前推算出来的结果,现在他们让人测算,没有得到一个精准的答案,地震到底会不会发生?

  谁也不知道。

  那他们是信,还是不信?

  要是他们要是当耳边风的话,如果真的发生了,造成了人民及财产的重大损失,到时候这责任谁来背?

  谁又背得起?

  这么多条人命,什么人都背不起。

  所以在临近的时候,江景瑜欣慰地发现了政府出面号召人做一些地震演习,同时一些不可以经受地震的精密仪器,也小心的搬迁到了别的地方,对一些房屋进行了检查加固等等。

  只要他们上心了,在集体的组织下就可以最大可能的避免最糟糕情况的出现。

  看到这个结果,顾向恒和江景瑜累得够呛,也安心了。

  这些理由,这些借口,都是他们反复推演出来的。

  为了取信于人,他们是外行人也做了很多相关的功课。

  现在来看,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等到了那一天,顾向恒和江景瑜彻夜未眠。

  他们在南方,听不到那边的动静,但是在北方震源附近的城市都惊慌失措,感觉地动山摇。

  在震中心的更是,原本坚固的房子就像是小孩手中的积木,晃了晃地盘,哗啦啦,房子倒了。

  想好在这一天晚上全城开展地震演习,全部单位、全部市民,都由街道和军队带着到了城外驻扎演练。

  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却也是个让人庆幸不已的决定。

  在地震来临的时候,相当一部分人都没睡着,看到了他们城市的倒塌。

  生出劫后余生的庆幸。

  总有些人不听号召,回了自己屋子,也有些人在灾难来临的时候慌不择路。或者是运气不好,在地震的时候遇到了地缝。

  但这相比起在深夜突然大地震,被房屋埋葬的场面已经好了很多很多,这也形成了一个奇迹。

  这么大的地震,人员伤亡数据却这么少,更触目惊心的是财产损失。

  原本的城市成了废墟。

  他们还要在外面待着,等待余震过去,之后重建。

  广播、报纸,还有电视都在说唐山大地震的事情,也因此已经死去的张源意张教授出名了,彻底出名了。

  他原本是因为说话不严谨,发表了一些言论被打成you派下放的,现在查明了是别人泼的污水,他恢复了清白。

  有些事初衷是好的,结果却在实践过程中成了坏事,成了一些人打击异己的借口。

  张源意张教授得到了清白,也得到了证明,同时也被历史牢牢铭记。

  作为一个成功预测了重大地震的人才,大家都为了他的去世感到惋惜。

  可以想象,以后他的名字会流传下去。

  他还留下的那些东西都当成了宝贝,江景瑜亲自收拾了送给专人带走。

  那些东西基本都是顾向恒和江景瑜整理的,也不知道他们能够从这堆数据里得到什么结论,应当是没有结论的。

  毕竟这不是真的预测。

  张教授留下的一些手稿有具体数据的基本都被他们烧了,只留下一些含糊不清的。

  他们两个也因为及时的把这个消息上传,阻止了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得到了嘉奖。

  没多久,顾向恒就说他要升职了。

  江景瑜这边没有升职,但是她之前想要购买的一些设备,一些要求,现在都宽松了。

  这件事还有很多后续,比如别的国家的人也被惊动了,想要来取经。

  毕竟这是一个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居然有人能够准确、提前这么多预测到大地震?

  是偶然?还是这个国家的人真的已经掌握了这深奥的知识?

  对这种情况,江景腾他们两个都没法发表更多的意见。

  他们知道后来有个地震局,后来还出现了各种地震APP,如果有地震了发出提醒紧急避难等等,但要说能够准确的测算出每一次地震的发生,这个在后来也没有实现。

  这太难了。

  他们的科学技术还不够发达。

  时间流转,进入了九月份。

  赵建军、赵建丹、江景翔他们几个升入了高二。

  读完了高二他们就能毕业了。

  江河他已经在六月份的时候拿到了毕业照,现在已经进了厂里发光发热。

  1976是一个有很多大事发生的年份。

  在一月,总理去世,九月,主席去世,在十月,十年运动也将要结束,迎来新的时期。

  二弟妹她生了一个女孩。

  也是因为生的是个女孩,顾向兴对天佑更好了。

  一家人看上去其乐融融,只是可惜,有的时候陈莹看着这和乐的一幕,脸上笑着,心里却不得劲,她知道这是假的。

  有些裂痕存在就是存在,不是当做不知道就消失的。

  陈莹不知道,这样是不是真的可以让这个家继续走下去。

  顾向喜在小侄女办满月酒的时候也回来了一趟,现在大家日子都好过了,而且管的也没那么严,就小小的办了一个满月酒。

  陈家那个地方肯定是不够的,在国营饭店。

  本来陈莹和她父母的意思是不用摆了,大家一家人好好吃顿饭,但是顾向兴他升职了。

  他觉得这是双喜临门,他扬眉吐气了,一定要办。

  他来出这个钱!

  他兴致勃勃,请了自己大哥小妹,另外还有他在城里的那些同事朋友。

  一共请了四桌人。

  这些都是他真正关系好的,光是他的亲戚,这就有差不多两桌人了。

  顾向恒没有去,江景瑜带着双胞胎去了。

  随着顾向恒的职位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少出席这类的聚会。

  顾向喜先给他的朋友们介绍,神情得意:“这是我亲大嫂,就是制作火腿肠的厂长,你们吃的火腿肠,都是她厂里制作的。”

  江景瑜微笑以对,“欢迎,大家不要客气,吃好了。”

  她心里叹气。

  他的升职并不是他们走了什么关系,只是顾向兴也没有隐瞒自己家里的情况,平时没少说他大哥、他大嫂,这样的光环在身上,他上面的人在有个位置空出来的时候优先就会考虑到他。

  现在他的职位只是小小往上挪了一点,没什么,但要是之后再这样,德不配位,很容易出事。

  她看着在陈莹怀里的小女婴,摸了摸她的小手:“想好给她取什么名字了吗?”

  陈莹看着小女儿,柔和的笑了:“她姐姐叫天晴,她就叫天宁吧。”

  江景瑜:“天宁,是个好名字。”

  ——

  自从运动结束之后,下乡的知青就少了很多。

  有些知青看到这样的情况,看到了回城的曙光,有些手中人脉广的,利用种种手段回去了,这一回去就不愿意再回来了。

  抛下乡下的一切。

  当然,现在还早,等到之后大规模回城了,那时候许多悲剧就要上演了。

  上庄村这边目前还没有这样的情况出现。

  回去探亲了之后也会回来。

  他们村里几乎每一个知青都有一份工作,谁叫他们都是知识青年,就算他们在城里上学的时候因为运动的关系没有认真学习,大部分的知青有小学毕业的水平还是没问题的,正常读写算术都可以,这就能做很多事了。

  他们会下乡,就是因为在家里没有工作单位接收,他们找不到工作,所以才被迫下乡的。

  来到这里有一份工作,每个月有自己的工资,这还不美吗?

  他们的厂的产权是属于他们村集体的,不用受制于人。

  自己花真金白银的把那些机器设备买到手或者租到手,这给了他们一定的自由,不用什么都听县里的指挥。

  这就是自己当家作主的美妙之处了。

  这些钱到了年底分红的时候很可观,虽然他们还会截留出相当一部分扩大生产,发工资等等,发到手的就让大家满意了。

  这也是很多人没有去厂里工作,但同样不会太不平衡的原因。

  他们有干活啊,工分也值钱的很!

  这个金疙瘩就在他们村,属于他们集体,他们不着急。

  不能每个月拿工资,年底分红也很美。

  他们的厂房都扩建了几次了。

  时间一踏进了一九七七年,顾向恒和江景瑜都提起了精神。

  这一年就是恢复高考的日子,等到明年就是改革开放的时候了。

  更有今年开门红,因为占据了广袤的市场,受大家喜爱,还拿到了广交会的名额。

  这个名额不多,只有某一方面有优势的厂才能去,这本身就代表一种肯定。

  只是有些厂占了名额,去了却每年抱了零蛋回来,这也让给名额的人不满意。

  觉得他们占着茅坑不拉屎。

  好味厂身为一个积极拓展的厂,把火腿肠变成了一种潮流,规模也到了一个层次,就到了这个门槛,拿到了原本某个机械厂的名额。

  可以前往春季广交会。

  这其中顾向恒出了不少力。

  这是个难得的机会,广交会它就算是在十年运动期间也没有关闭,只是多了许多政治要求,他们能去,就是他们被看中的表现,同时也是他们大展光彩的时刻。

  要是走出国门,他们的知名度会立刻上一个台阶。

  被取消了名额的某个厂代表看江景瑜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

  虽然往年去没有拿到订单很丢脸,现在连名额都丢了,更丢脸。

  江景瑜一点不心虚。

  就算是不高兴也要承认他们现在的科技含量大部分是落后其他国家的。

  外商要买机械设备,为什么不买更先进的呢?

  而他们的火腿肠就不一样了。

  这是美食。

  对美食,人类很多时候是共通的。

  而且他们制作也没有那么难。

  不需要矿石,不需要精密的制作。

  他们的产品是用肉和淀粉制作的。

  肉离得近,他们村,还有附近的村都有养殖大量的肉。

  淀粉就更简单了,又不是要求要用细粮制作。

  除了要把产品推销出去,江景瑜也想要趁这个机会看看广交会的其他展品,了解一下外面的情况。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他们要去参加春季广交会要准备很多东西,家里的情况就交给了赵建军他们两个。

  双胞胎也是,如果有做不了决定的,就去找外婆他们。

  江景瑜没有那么多时间顾及家里。

  赵建军赵建丹大包大揽:“婶子你就放心吧,家里交给我们。”

  他们年纪都不小了。

  他们这个年纪的,有结婚早的甚至都当爸妈了。

  只有婶子还会把他们当成小孩子。

  双胞胎对父母的忙碌也习以为常了。

  “爸妈,我们也不小了。”

  大家普遍都是大孩子带小孩子,他们这样的也皮实。

  还有今年过年的时候,家里添了一台电视机!

  这是他们村里的独一份!

  虽然没有几个台,是黑白的小小盒子,还要扯好长的天线来接收信号,时不时会掉线,但也是一个大宝贝!

  他们不用去电影院就能看节目,而且他们还可以看新闻看歌舞。

  就算是重复的,也乐此不彼。

  每晚开电视的时候,都是小孩子的一场狂欢。

  江元同也成了常客。

  现在看着他们大包大揽说放心的样子,江景瑜真不放心了:“电视机搬去你们外婆家,你们要看电视就去外婆家里看。”

  没有大人看着,真担心这些小孩会毫无自制力的整天开着。

  双胞胎垮下脸:“妈,不要啊……”

  为了这次广交会能够打响名头,江景瑜费了不少心思,火腿肠便宜,要是有人喜欢,愿意买过去试试水那就赚了,而且她对火腿肠还是很有信心的。

  只是毕竟外国人的口味还是有些区别。

  江景瑜带着人紧急加工制作出了另一种更适合烧烤的火腿脆肠,到了国外更适合夹到面包里当热狗。

  等到开展会的时候,准备个小炉子,放上好碳,上烤架,把这些火腿肠放上去烧烤,它们传出来的香味很霸道,试吃的人都觉得没有人能够逃得过这些肠的魅力。

  没有人。

  如果真的有人不喜欢,那他肯定是个不喜欢吃肉的。

  这话说的夸张了一些,却也能看出大家对他们产品的自信。

  新的肠皮脆脆的,有嚼劲,就叫脆肠,里面是大部分都是肉,有的还是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下口很有嚼劲。

  江景瑜带了几个人过去,一个是江景腾,这是市场销售部的部长,凭借着他的业绩坐上的位置,指的一提的是副部长是宋益,他的业绩仅次于江景腾。

  另外还有就是他们的副厂长,这是上面指定过来的,负责大家的政治思想那一块,基本上不会插手江景瑜的管理。

  这回出去怕出现什么情况,也要带上,除了他,就是另外其他几个嘴巴灵活,能做事的。

  他们也要提前运一些货过去。

  到了地点,展位是随机抽取的,看运气。

  他们市里的东西都是有历史的大厂,比起来他们的规模小了些。

  只是谁叫他们的产品目前没有其他的竞争对手呢,就是有人也做了火腿肠,味道也比不上,或者是设备跟不上,不能做到这种包装。

  他们的肠衣包裹比罐头能降低包装成本,他们技术达不到,就不能给到他们这么实惠的价格。

  江景瑜他们是有自己独特优势的。

  抽展位的时候,是江景瑜过去抽的。

  她的运气一向还不错,这回的抽签结果也一样。

  虽然不是一进门的顶尖位置,也相当不错了,就在旁边。

  等分到了展位之后,就是自己去装饰了,这个也要靠他们自己上。

  在这点上江景瑜利用了她的画画功底,用画笔把火腿肠画的相当诱人。

  他们的左边是卖陶瓷的,右边是卖地毯的,斜对面一个是卖刺绣的,一个是卖服装的。

  就他们自己是卖吃的。

  看着他们摆在上头栩栩如生的大烤肠,隔壁卖陶瓷的中山装同志走了过来:“原来我吃的火腿肠就是你们家的,好味火腿,我买了好几回了,最爱肉多的那种。”

  江景腾乐了:“哎,原来是咱们的老客户啊,这回咱们有推出了新品,要不要尝尝?”

  中山装同志心动了:“我……可以吃吗?会不会不太好。”

  江景腾:“这有什么不太好的,这是试吃,每一款产品出来的之前都需要试吃,给出评价的,这还的麻烦你当一下试吃员呢。”

  中山装同志:“……”这小伙子真会说话!

  他美滋滋的接过一根火腿肠揭开包装尝了一口。

  “哎,这个是我没吃过的,这个皮脆脆的,好吃!里面的肉香,有嚼劲!我出门在外,最爱带的就是火腿肠了,方便,又美味。”他又咬了一口,仔细想着该怎么评价:“这个热一下会更好吃吧?我家里很喜欢用火腿肠切丁炒饭。”

  江景瑜:“对,这个很适合烧烤,现在材料还没有备齐,明天请你尝尝烤后是什么滋味。”

  他笑了:“那我就厚颜了。”随后他顿了一下:“就是有个疑问啊,你们做这么多火腿肠,哪来的这么多肉呢?”

  江景腾笑了:“同志,你知道我们村现在养了多少只猪,又有多少只鸡不,我们村年年往山里开荒,就是为了养猪养鸡的。”

  “还有我们隔壁村,有的村养鱼,有的村养兔子,有的村养猪……什么都养的也有,我们整个县,都在做养殖,我们那的肉,除了供给我们厂,还供去周边城市呢!”

  已经是养殖大县了!

  中山装同志咽了口口水:“那你们肯定不缺肉了吧。”

  江景腾晃了晃手里的火腿肠:“有这东西,哥你也不缺了,想吃就买。”

  中山装同志笑了:“祝你们开展大卖!”

  江景瑜也笑着回应:“也祝你们开展大卖!”

  明天,就是展会开始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