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特小说>古代言情>怀了点家男主的崽>第66章 终

  叶萧原本打算十天半月就从十方谷回转,结果计划赶不上变化, 说服鲁大师的事情不是很顺利, 一耽误就是四个月。

  期间李青山几乎隔日就要派人催促叶萧回京,都被他挡了回去。

  关于书院招纳先生的事情, 叶萧也经常与唐瑜传信,一切都在有条不紊进行当中。

  四个月后, 叶萧独自带着张让和护送的人马返回京师。

  好在最终还是说动了鲁大师,附带一个神医扁鹊的后人, 她是鲁大师的夫人。

  起初鲁大师并无出世之心, 对于前来拜访的叶萧依然闭门不见。

  叶萧只能转变快刀斩乱麻的策略,改为持久战。

  恰逢他孕期的不适反应全面爆发, 孕吐太过强烈,但凡吃进去一点,转头便呕了出来,整个人迅速憔悴下去,把张让急得跳脚,说要请大夫,叶萧却怎么都不许。

  有一日他在十方谷口险些晕倒,正好有个妇人经过, 只看了他一眼,便目露惊异, 二话不说要拉着他入谷。

  后来他才知道,这相貌周正的妇人便是鲁夫人扁氏,祖上正是神医扁鹊。

  鲁夫人对叶萧十分的感兴趣, 任凭鲁大师翘着小胡子在一旁跳脚,也非要留叶萧在谷里住下。

  如此一来,叶萧身体的异常自然也就瞒不住了,有鲁夫人这等圣手调理身体,叶萧总算度过了最难捱的时候,小腹也渐渐地鼓了起来。

  相处了几个月,任是鲁大师隐居的意志再坚定,也被叶萧说得松动了。

  当然,还有一部分原因是鲁夫人实在不愿意放过叶萧这么个“奇葩”,知晓他要返京了,生拉活拽硬是磨得鲁大师松了口,不松口能怎么办,任由媳妇儿一个人跑去京师么。

  事情办成,叶萧又被李青山催得太紧,立刻就启程返京,鲁大师夫妇俩落后一步,打算慢慢游历至京师。

  回到京师郊外时,正是晌午过后,不知怎的,马车突然停了下来,叶萧正欲询问缘由,忽见有人钻进马车,那熟悉的身影,不是李青山又是何人。

  马车继续行驶,叶萧定定地看着多月不见的人,心头也是一阵欢喜,嘴上虽不说,心里到底还是想念的。

  李青山往叶萧身边一坐,更是二话不说就把人紧紧抱在怀里,只是抱着还嫌不够,微侧了头,寻摸到那想念已久的双唇,死死地亲了下去。

  叶萧亦是反手抱住李青山,激烈地回应他的亲吻。

  车厢里的温度急剧升高,磨蹭之间,腰带不知怎的也松了,眼看就要在车里擦-枪走-火。

  小腹处被挤压到,叶萧终于清醒过来,下了大力推开李青山。

  却见这人眸子泛红,气息紊乱,不解地问道:“怎么?”说着便又要凑上来。

  叶萧忙执了李青山的手,将他的掌心贴在自己微隆的小腹上,唇角带着柔和的笑意道:“现在不成。”

  掌心的圆润触感让李青山一时怔在当场,惊讶万分,讷讷开口:“这……这是……”

  叶萧含笑点头。

  李青山呆楞片刻,仿佛是在自言自语:“这么说来,离京前便有了?”说着忽地反应过来,“你早就知道是不是,所以那夜才会说那些话,你都……还要离京?”

  叶萧只得含糊其辞:“那时月份还小,我自己也不敢确定,再说了,这种事情又不能叫御医。”

  心爱的人离开时还好好的,回来时却大了肚子,纵使坚信这定是自己的血脉,这份天大的惊喜依然叫人回不过神来。

  脑中好容易恢复清明,话语中却还是带了几分埋怨:“那也不能不说一声就走了,你这样的身子,奔波在外,要是有个万一,叫我怎么……”

  叶萧笑着安抚他:“所以这一趟也是无巧不成书,鲁大师的夫人乃是神医扁鹊后人,不日也要随大师一同赴京,日后有她在,必然无恙的。”

  李青山眸中发亮:“竟这么巧?”

  叶萧道:“谁说不是呢,偏就有这么巧。”他微微倾身,将额头抵在李青山额间,四目相对,轻声道,“所以,不气了好么,我累了。”

  李青山长长地呼出一口气,看着近在咫尺地脸庞,无奈道:“再气也来不及了,我现在高兴着呢,”手掌在叶萧腹间爱不释手地来回揉着,声音也低了下去,“等这孩子出来,老子定要大赦天下,举国同庆。”

  说着,竟吃吃地笑起来。

  感觉到额间传来的震动,叶萧抬手捏了捏李青山的半边脸颊,阖上眸子:“好,都依你。”

  ******

  回宫歇了两日,叶萧已经扫尽了奔波的疲累。

  这几日李青山心情极好,一扫前几月的阴霾,脸上时常带笑,史无前例地让人感觉到一股子如沐春风,前朝内宫纷纷猜测陛下是否遇上了什么好事,后来听说是“叶大人”回宫了,便自以为寻到了原因。

  下朝之后,有同僚与唐瑜闲聊间说起:“在某些事情上,这陛下与我等没什么不同。希望那位可别再离京了,也让我等的日子好过一些。”

  唐瑜牵起唇角笑了笑,算作回应,旁的倒也没有多说,只道:“行了,你先去官署,我有点事情,晚些再去。”

  官员们纷纷离宫,唐瑜站在原地,眸光迷离了一瞬,拂袖走向与人流不同的方向,那是内宫,满朝上下没有几个人能与唐瑜一样,在宫内自由来去。

  他今日与叶萧有约,商讨书院招收先生之事,地点却是在章台殿,这是李青山的寝殿,他往日甚少来这处,议政均是在另外的宫殿,只有在往年接送太子之时,才偶尔来过几回。

  殿中陈设与记忆中没有太大出入,却也多了几分陌生的痕迹,他与李青山相处多年,如今的相府便是李青山的旧邸,直到如今,府中依然一动不动,保留原样。

  他对李青山的生活习惯一清二楚清楚,如今这些陌生痕迹的出处,不言自明。

  殿中叶萧已经等在那里,请唐瑜入座的同时,半真半假地解释了一句:“让丞相见笑了,回程时偶感不适,御医也是小题大做,不让外出走动。”

  其实是李青山说什么都不许他外出,非要他在殿中歇满半月,连娃娃都只在回来那日匆匆见了一面,就被送去李姝那儿,生怕小孩子没轻没重,冲撞了他。

  唐瑜点点头,道了声:“无妨。”

  这几个月两人时有通信,叶萧对这边的情况也有了解,唐瑜已经筛选出合适的人,非京师人士,也已妥善安排了住处。

  叶萧只需见他们一面,问一些必要的情况,人品技能均无问题,便可初步将先生的人选确定下来,招贤榜文长期有效,日后若有合适的人,也可另行补充。

  另外便是招收学子的事情,叶萧已经准备好相关章程,全部在纸上罗列清楚,两人再就一些细节问题商量过,唐瑜便告辞离开。

  半月后,叶萧在宫里考核了新招的各位先生们,总体来说都比较合适,只剔除了两个功利心过重的,和一个技能不精的。

  送众人离宫后,叶萧以茶代酒,向唐瑜表示感谢:“书院的事情辛苦丞相了,本是我的事情,如今却有劳丞相操持。”

  其实对于唐瑜来说,恨不得叶萧少插手,书院已渐渐成型,真正经手过后,他才发现这等办学模式必定影响深远,只有亲自参与每一个环节,确保与前朝没有任何干系,他才能更加安心。

  “份内之事,倒是阁下费心请来鲁氏与扁氏这等人物,必定利在千秋。”唐瑜亦端起茶杯,轻轻与叶萧手里的茶杯一碰,仰头一饮而尽。

  天色不早,张让奉命来请叶萧回去,叶萧便与唐瑜告辞,返回章台殿。

  唐瑜坐在原地,怔怔地看着叶萧起身离去,他感觉自从这人回京以后,有些事情好似发生了改变,可是到底哪里不一样了,他又说不清楚。

  此时看来,无非是这人衣着宽松了一些,人也有些发福,陛下……仿佛也更粘人了。

  他无端端地摇了摇头,重又饮了一杯茶,亦起身离去,包裹在正一品朝服中的身躯挺拔一如往昔,玉带之下,腰身纤瘦,不知是不是茶叶的作用,嘴里有些微的发苦。

  今夜……他又想宿在那人的旧屋了,或许,他们姓唐的都是死心眼,他父亲如此,他自己亦是。

  只道是府邸依旧,物是人非。

  ******

  随着月份渐大,哪怕衣着宽松,叶萧的身形也很快就要藏不住了。

  李青山不得不在宫外另辟了一处院子给他做修养之用,离宫这日,更是亲自将他送了出去。

  马车绕路去了一趟华亭山,叶萧掀开车帘,看了一遍书院的施工进展,又通过窗口与韩砚叙了一阵话,将他拿不定主义的事情敲定下来。

  离开华亭山来到小院,有个人已经在院子里等着了。

  叶萧怀孕之事知晓的人越少越好,因孕期不便,李青山也不放心他一个人在外居住,就将住在回春堂,和苏文过着没羞没臊夫夫生活的黄诚叫回来服侍。

  黄诚虽惊讶于自家大人再度有孕,对于伺候大人的事情,他自是当仍不让,或许是为了弥补当初临阵而走的愧疚,行事之间也格外地认真仔细。

  李青山白日里实在脱不开身,每晚却必定前来小院报道。

  后来鲁大师夫妇俩来了京师,便暂住在隔壁的院子。

  鲁夫人时常往叶萧这儿跑,一度让不明内情的鲁大师吃了好大的醋,有一阵子,还捣鼓出了各式稀奇古怪的工具,试图闯进来看个究竟,然而都没能逃过黄诚的严防死守。

  后来被大怒的鲁夫人赶去睡了几日柴房,终于耷拉了小胡子,委委屈屈地消停了。

  这事儿还是鲁夫人后来当成笑话说给叶萧听的。

  李青山和叶萧的闺女出生在金秋时节,是鲁夫人给接生的。

  那一夜秋雨潇潇,院子里的黄叶落了满地,和她哥哥一样,小姑娘也在朝阳初升时落地。

  李青山稀罕得不得了,抱着闺女就不肯撒手,不仅罢朝三日,大赦天下,还非得亲自给闺女起名。

  所以小姑娘的名字就没有她哥哥那么有学问了,叫做李安,封号为安平公主。

  寓意倒是不错,一生平安,一世安康。

  作为公主,她天生便能享尽一切尊荣,唯有平安,是两位父亲对她最大的期许。

  ******

  两月后,华亭书院正式开学。

  山门口的正门牌坊之下,立了一块巨石碑,上书“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结束了原主的使命之后,这便是叶萧为自己定下的新目标,也是被华亭书院的每一位学子牢记在心中的训诫。

  彼时又是隆冬,山南梅林花开正盛,李青山和叶萧并肩立在梅林之中,居高临下地望着身着崭新制服、鱼贯而入的学子们,听着北边白马寺的钟声回荡在山岳之间,忽而相视一笑。

  当今太子李睿亦是这些学子中的一员,他虽年纪小些,人却十分聪慧,开始读书的时间也很早,完全不怕赶不上进度。

  大赦天下之后,谢铭等旧朝武将虽不能完全自由,已经被叶萧以武师的名义,迁了几个到书院里来,此事当然也引起了部分朝臣的反对,最后还是顺利解决了。

  又过两年,谢铭和李姝在时隔六年之后终于大婚,也算有情人终成眷属。

  华亭书院越办越好,逐渐在大楚遍地开花,哪怕是最贫穷的人家,也有能力将孩子送去读书学艺,官宦富贵人家自然也不会落后,毕竟,连当今太子也是这家书院的学子。

  大楚一统天下,海晏河清,物阜民丰,华亭书院教化天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楚太-祖李青山和华亭书院首任院长叶萧的名号亦流传后世,影响深远,在各自的领域内大放异彩。

  后世的学者们研究着大楚的政治、经济、文化情况,剖析那个时代的著名人物,一旦深入研究下去,总觉得某些地方不太对劲,仿佛史书的记载空缺了一块。可是如果用野史来佐证,野史里记载的东西又实在不大正紧,放在严谨的学术文本中,总显得不伦不类。

  所以关于楚太-祖的身体健康和感情问题,楚太-宗和安平公主和身世问题,华亭书院首任院长缘何辉煌两朝屹立不倒,一代名相唐瑜缘何终身不娶等问题,纷纷成了历史的难解之谜。

  不过,除了研究正史,对野史记载感兴趣的人也不在少数。据说那两人之间还有点不可说的关系呢,一朝太-祖和天下之师,简直不要太刺激!

  作者有话要说:  后面还有一个萧萧生闺女的番外,我们可是一篇正紧的生子文呢~

  感谢在2020-06-09 21:26:22~2020-06-10 23:55:3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雨燕 2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