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萱道:“自从严凌峰服毒死后,他的尸体就是胜镇山护送回去的,那时严家已只剩下一座空宅,胜镇山替他择地埋葬,回山覆命之时,中途遇上一辆素色篷车,有一名大脚婢女,说是奉主人之命,有一封密函,要胜镇山面呈大师兄,胜镇山问她车中是那一位主人?

  那婢女只说了句:“你面见贵派掌门人自然知道’,说完,转身登车,那辆素色篷车就绝尘驰去……”

  形意门石开天问道:“道长可知那封密函上写的是什么吗?”

  紫云道长徐徐说道:“只有八个字:“二十年后,血洗武当’,如今算来,正好二十年了!”

  九眺先生道:“这么说,芙蓉城主当真就是红灯会的那个大公主了。”

  卓少华道:“这就不错了,芙蓉城主的两个女儿,大的叫大公主,小的叫小公主,和红灯会昔年的大公主,称呼也颇为吻合。”

  紫云道长微微摇头道:“这也有些出人!”

  九眺先生道:“道长认为那里不对了?”

  紫云道长道:“红灯会被官府剿灭,大公主结识严凌峰,前后不过三月,如何会有两个女儿呢?”

  独行叟道:“会不会是芙蓉城主收养的两个螟蛉女儿?”

  九眺先生道:“这倒有可能!”

  董仲萱道:“咱们既已知道芙蓉城主四路人马,目标是武当山,咱们要如何设法,先行通知贵派才好,以免临时措手不及,为敌所乘,不知道长可有良策?”

  “善哉!善哉!”

  紫云道长徐徐说道:“敝派玄真师侄一向为人持重,他是武当五子之首,这两年之间,贫道和启真、归真以及胜镇山四人连续失踪,他应该早已体会到事态严重,何况先师仙去之日,曾把那封血书交给了他,再三叮嘱:“二十年后,武当山当有一场大劫,这是武当派存亡绝续之机,虽是邪不胜正,但仍须兢兢业业,把持住最后关头,方可使灵山巍峙,吾道不坠。’这是先师最后指示,玄真师侄自会善体先师训示,把握住方针,通不通知他,都是一样的了。”

  老道长这一番话,在座之人,除了卓少华,秋月二人,都是江湖经验极为丰硕之人,自可听得出他言外之意,分明是上代掌门人紫云道长在仙逝之前,对二十年后的变局,已有遗命,作了妥善的安排。

  不然此事关系武当派存亡绝续,紫云道长岂会说出“通不通知都是一样”的话来?只是此事乃是武当派的机密,他不好说出口而已!

  紫云道长大概怕大家对他误会,接着朝在座之人合掌一礼道:“敝派此次面临存亡之机,能有诸位道兄仗义支持,贫道谨代表玄真师侄,先向诸位道兄深致谢忱,好在咱们是芙蓉城主四路人马之人,大概是差不多时候抵达武当,贫道预计不论芙蓉城主如何掩蔽行藏,但敝派在这四路人马抵达武当山下之时,必可看出行迹,要想深入偷袭,那是不可能之事,因此贫道觉得只要咱们这一路能够善为运用,及时支援,芙蓉城主就未必得逞了。”

  独行叟大笑道:“道兄说得极是,老朽也觉得芙蓉城主的其他三路人马,只是助长声势,真正的主力,却放在咱们这些被迷失心志的人身上,咱们这些人能够拜卓少侠之赐,及时清醒,武当派就已有一半可以转危为安了。”

  紫云道长稽首道:“那还得仗道兄指挥。”

  独行叟道:“不!不!武当山是道兄出身之地,地理较熟,分配人手,该由道兄策划才是。”

  紫云道长忙道:“道兄怎地和贫道客气起来了,道兄当年指挥十万义军连歼丑类,号称常胜将军,贫道怎敢望道兄的项背?此行主帅,早已言定由道兄担任了。”

  卓少华听得心中暗暗纳罕.不知这位峨嵋独行叟是何来历?昔年居然还是十万义军之首,无怪师傅等人,对他十分尊重,心中想着,不觉朝独行叟看去。

  独行叟轻轻叹息一声道:“好汉不提当年勇,总是胡虏气运未尽,老朽如今已是孑然一身,隐迹峨嵋,自以为此生不再重入江湖,想不到行将入木之年,还迷迷糊糊的会给芙蓉城主弄到芙蓉城去,好,昔年老朽和令师兄紫霞道兄总算是方外之交,也曾两次到过武当,再一次主帅过过瘾,老朽是义不容辞的了。”

【金笛玉芙蓉(原版)】 第十三章:夜围武当

  紫云道长稽首道:“武当派能在武林中巍然不坠,实出道兄之赐。”

  “这可不敢。”

  独行叟笑道:“此次若非卓少侠预先得到解药,只怕整个武林都会不堪设想呢!”

  九眺先生道:“小徒年轻,前辈这么说,小徒如何敢当?”

  独行叟笑道:“你做师傅的难道还看不出来,卓少侠一身造诣,在咱们这一行人中,只怕无人能出其右呢!”

  卓少华脸上一红,说道:“老前辈过奖。”

  独行叟道:“好了,咱们不谈这些,卓少侠,咱们这一行人,仍然以你为令主……”

  卓少华道:“晚辈……”

  “不用急。”

  独行叟微笑道:“你是明的,老朽是暗的,目前情况不明,也无从预作安排,你只管当你的令主,等到了武当山,老朽便会指点你的。”

  当天傍晚,车抵王家店,天色已经快要昏黑,这是总令主交给卓少华的行程单上落脚休息的地方。

  路旁一棵大树下,早已有一个身穿蓑衣的老人,手持一盏红灯,站在那里。

  第一辆车上的车把式忽然扬起长鞭,在空中劈劈拍拍的连响了四声。

  那蓑衣老人一声不作,转身就走。车把式驾着车,缓缓相随而行,不多一回,赶到一座大宅院门首,院门早已敞开着,两辆马车一直驰进庄院,才行停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