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怎么办?”

  卓少华急得放下饭碗,问道:“不知城主走了没有?”

  秋月斜睨了他一眼,才道:“王令主有什么急事吗?”

  卓少华接道:“城主要我率领他们下山,却没说出到什么地方去,城主如果走了,我们要到那里去呢?”

  秋月轻笑一声道:“这可不劳王令主担心,小婢来的时候,顾总管已经有了交代……”

  卓少华道:“她怎么说?”

  秋月道:“城主和顾总管先行下山,经过的地方,一路上自会留下记号,顾总管派小婢前来,一来是伺候王令主的起居,二来也是好给王令主带路。”

  她现在才说出来,她是带路来的。

  卓少华心中暗道:“这一趟城主要亲自出马,而且还全体出动,必然有着十分重大之事,看她们行动如此神秘,不知要去那里?”

  一面点点头道:“有姑娘带路,那就再好也没有了,只不知咱们何时下山?”

  秋月道:“还早呢,小婢听顾总管说,王令主的第四路人马,要待天黑了才动身。”

  她说到这里,起身道:“小婢给令主添饭。”

  接过空碗,装了一碗饭送上。

  整座饭厅之中,只有卓少华和秋月在说话,其余的人,只是自顾自的吃喝,好像两人说的话,和他们无关,没有一个人窃听的。

  饭后,秋月起身去沏了一壶茶送上。

  喝茶,也只是令主独有的享受,其他的人,吃完饭,依然正襟危坐,也没有互相交谈,好像没有令主吩咐,他们是一动也不动的。

  直到此时,卓少华才体会到服了“无忧散”的人,竟是如此模样,一点自主都没有,难怪自己初来之时,城主要怀疑自己了,但奇怪的是城主何以又会派自己当第四路今主的呢?

  天色渐渐昏暗下来,一会工夫,便已全黑,秋月起身道:“王令主,咱们该走了。”

  卓少华点点头,随着站起,说道:“诸位,现在该是咱们下山的时候,诸位请随本座走吧!”

  他话声甫出,十三名黑衣人果然很快都站了起来。

  卓少华可不知道下山该如何走法,这就朝秋月道:“姑娘请走在前面领路。”

  秋月应了声“是“,就举步走在前面,卓少华跟着秋月身后,走出饭厅,回头看去,那十三名黑衣人好似久经训练,不须招呼,依照“天地玄黄”顺序,一个接一个鱼贯而行。

  卓少华抡目四顾,但见偌大一片山谷间,树影迷离,没有一点灯火,好像所有的人,全已走了,自己这批人,已是最后一批了。

  芙蓉城是片绝地,四周俱是插天高峰,只有一条出口,因为谷中到处都有树林,而这些树林,经过一番人工整理,每一条林间小径,都是互相连贯,岔道甚多,还按奇门八封布置,没有人领路,走上半天也走不出去,而且不走近出口,你怎么也找不到出口的。

  秋月领着卓少华走上一条弯曲而不平的谷道,但见两边峭壁夹峙,壁上杂树丛生,就算大白天,也是幽暗如晦,此时天色已黑,你就是仰起头来,也看不见一点星光。

  卓少华目能夜视,自然看得清楚,他发现秋月虽是顾总管手下一名使女,但轻功造诣却是极高,走在这样黝黑的谷道上,依然身法轻灵,起落如飞。

  再回头看去,身后十三名黑衣人,更是一个个都有绝高的身手,只要看他们跟着自己步履轻捷,一身武功绝不在师傅和四师叔之下。

  心中不禁暗暗惊异,这些人不知都是什么来历,竟有如此绝高的身手?但继而一想,城主处心积虑,创立芙蓉城已非一日,师傅和四师叔是被他们掳来的,那么这些人,自然也是武林中的成名人物,给他们掳来的了。

  凡是被他们掳来的人,必然是身手极高的人,否则还不够被掳的资格呢!

  城主花了多年心血,创立芙蓉城,又从江湖上掳来这许多高手,再用“无忧散”迷失他们神志,收为已用,如今忽然全体出发,这一举动,必然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自己这一路,已经是第四路了,那么一定还有三路人马,每一路人马的实力,当然决不会比自己这一路弱!

  有这样四路高手,投入江湖,可说已是所向无敌,如果此行是去作恶武林,那就太可怕了!自己应该尽快设法先给师傅和四师叔服下解药,让两位老人家去衡量衡量情况才好!

  这条谷道,差不多足有三里来长,卓少华随在秋月身后,一路只是在想着心事!

  突听前面半空中有人像焦雷般一声大喝:“什么人?还不停步?”

  卓少华抬头看去,只见前面一方十余丈的巨大岩石上,凛若天人,站着一个浓眉黑脸,身穿黑袍的高大老人。

  秋月脚下一停,躬身道:“回裘公公,小婢秋月,是奉顾总管之命,领第四路王令主出关的。”

  黑袍老者洪声道:“缴验令牌出关。”

  秋月应了声“是”回身道:“王令主请取出令牌来缴验。”

  卓少华依言取出令牌,摊在掌心,回头问道:“相距十丈,他看得清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