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特小说>古代言情>帝昊的平民生活>第43章 神木之下

  虞城的人们起新居, 往往建在东北区, 那儿开阔, 居民少,以致边沿地带草木丛生。虞城人有男子成年,另起屋舍的习俗, 所以风川在那儿有一座“毛坯房”,粗陋的木土屋,门窗未安, 墙面粗糙, 先占个地。

  “毛坯房”的土阶上长满杂草,被一只大手粗暴割去, 房子的四周被人们清理出来,零散树立木柱, 围成院子的范围。杂草堆在一起,被放在院中, 一把火燎去。秋草枯黄,容易燃烧,很快就成一堆灰。

  风川在屋后挖一处浅坑, 倒水入坑, 搅拌草泥土。他将拌好的泥土,装上竹筐,由风泽提往小屋。小屋里,虞苏和妘周涂抹墙体,他们跟着风葵学涂墙, 拿着一个小泥板刷墙,两人头脸都是泥。

  他们日后也需要营建属于自己的房屋,人们总是这样互相帮助,并且得以学到必备的技能。风泽将一筐泥土放在父亲身旁,他用袖子擦去额头上的汗水。

  风夕看大哥满头大汗,倒来一碗汤水,递给他。风泽喝下水,转身又去屋后提泥,他得往返许多趟,实在非常耗力气。

  风川将泥土装上两只竹筐,他跳出土坑,把糊在小腿上的泥土蹭掉,他提起一只竹筐,往屋里去。他没停歇过,一直在干活,还是干最累的活,建的是自己的屋子,他很投入。

  虞苏将一面墙抹平,爬下木梯端详。草泥土的墙面,自然不如抹上细腻白粉的漂亮,不过平民的墙一般也不那么考究,大抵是这样。这屋子还算不错了,有地基,有木制的屋顶,看着宽敞明亮,不像贫民们的屋子,半地穴式,窄小潮湿,屋顶上盖着草。

  虞苏的墙平平整整像那么回事,再去瞧妘周负责的那堵墙,实在不像话,他这家伙做事毛躁,没耐心。风葵自然不会说他什么,他能来帮忙已是情谊。风葵拿着泥板,来到墙根,从边角修修补补。

  风夕给每人都递过水,才去忙她的事,她在院中拼竹条。制作围院子的材料,需要大量的竹板,够她忙的。风夕有双劳作者的手,她谙熟地编制,不畏竹条毛刺的边沿会将手割伤。

  虞家兄妹过来,风夕已经制作出五块竹板,她听到虞圆声音,抬头看见他们兄妹,露出笑容。虞圆留在风夕这边帮忙,她也就帮递下东西,她有双细皮嫩肉的双手,这双手还笨拙,干不了这种活。

  虞允朝屋子走去,他见大伙都在忙,他挽起袖子,弯身提起一只空竹筐,打算去运土。风葵瞅见,说他:“川会来提,允你会涂墙吗?”

  于是妘周的涂墙工具给了虞允,妘周乐得往屋外跑,去陪风夕编竹板。风葵看着他凑在自己女儿身旁,殷勤的样子,也只是摇摇头。他不嫌弃妘周家穷,只是女儿对他没意思,风葵看得出来。

  一伙人忙至午时,听得外头一阵人声,虞苏从屋中探出头,见到四五位年轻气壮的男子,为首的是虞正。他们手上带着伐木、挖土的工具,衣服上都沾有泥土,看样子是干完活。

  “虞正,你们这是干么去了?”妘周跟虞正熟悉,迎了上去。

  “矮周,我们这是帮老正营建新屋呀。”

  虞正的友人七嘴八舌,看他身边还跟着风羽,妘周有点明白是怎么回事,他还挺意外呢。

  “小周,我房子建在林泽那里。”虞正回得平静,手一指,老远,在虞城聚落的壕沟之外了。

  屋中的人们,此时都出来了,虞苏见是虞正和风羽,特别在意,听得虞正将屋子建在壕沟之外,虞苏心中颇诧异,但又明了。

  “怎得建到那边去了?太荒凉了。”风葵不清楚原由。

  “这边也接近林地了,林泽那边好打猎。”虞正他看向风川,抬了下下巴,问:“风川,要帮忙吗?”

  “不用啦,我们墙快抹好了。”风川笑语。

  “这木门不还没装上嘛?”虞正用眼睛测量木门,他待人挺热情,乐意帮忙。

  “走走,去拖两根木头过来,做个木门。”虞正转身跟伙伴们说,他这人还挺有号召力,他一声令下,带着人往林子里去。

  “那谢谢啦。”风川道谢。让跟上虞正,妘周也跟去。拖运木头可不是轻松的事,人多好干活。

  一伙人离去,等他们再回来,还真运来两根木头。木头用绳子拴牢,两根绑在一起,六七个男子齐力抬来,挥汗如雨。

  得亏虞正的协助,黄昏收工时,风川家的木门给安上了,窗户也有了。风川虽然和虞正没什么交情,到今日,才知道这人真不错,值得结交。

  风川的木屋营建完毕后,离他和朱云的婚期也不过两天。

  迎亲当日,虞苏、虞允和妘周陪伴风川前去朱云家,此时已是黄昏。朱云家中热闹,都是来帮忙的邻里。朱云的身边,聚集着她的女伴们,女孩们盛装带花冠,难得一见。朱云戴着牙笄,身上穿着染有紫红纹饰的细布裙子,真是漂亮。风川第一次穿上一件短袍,平日凌乱的头发挽起,系髻,是位英气的好男儿。

  风川背起朱云,人群里起哄,欢欢喜喜跟在后头。无论是风川的伙伴,还是朱云的女伴,他们都一路陪伴,心里也都止不住喜悦,这日是风川和朱云的喜事,它日便是自个的,他们都已到适婚的年纪。

  迎亲队出北区,围观的人渐渐少了,始终跟在风川和朱云身旁的,也只有双方的亲友。风川背着朱云,一口气走出北区,他也是臂力惊人。朱云心疼他,捶他肩让放下,风川这次才把人放下,直起酸麻的腰身。妘周凑过去竖拇指,他真佩服他的川哥,对朱云也热情唤着:“嫂子。”朱云大大方方应下。

  从朱云家,到她和风川的二人小屋,路途算不得远,不过一路走走停停,等众人抵达时,天色已暗。他们见到屋前燃起的篝火,还有聚集在此的邻里。

  风川家只是普通人家,婚宴无酒饮,提供了一些粗饱的食物。风川和朱云人缘不错,来客众多,相当热闹。

  人们要么围着篝火起舞,要么聚集在屋中,看婚礼的主持往双连壶里倒酒。风川的双连壶,要比别人家的漂亮,色彩艳丽。风川捧住它,和朱云将头凑在一起,共饮双连壶里的酒水。这是一个神圣的时刻,众人安静无声,小年轻们瞪大眼睛,好奇看着。

  双连壶饮酒仪式完毕,众人又都一哄而散,跑去篝火欢庆。

  屋中,只剩风川和朱云,风川自然喜不自胜,朱云脸上笑意盈盈。屋中陪伴他们的,是亲友赠送的东西,虞允的漆箱,虞苏亲手制的陶器,妘周的鹿肉干,虞正的骨刀,还有风羽蒸的糕点等等等等。

  屋外,虞苏远离人群,坐在一处坡地上,看着围簇篝火欢度的人们。他为风川和朱云感到高兴,但心里又是忧郁的。自从他离开营地,已经过去很多天,他没再前往角山。因他有事在身,也因为他没船渡水。

  他无法不去想姒昊,一旦静下心就会想他。

  离开营地时,虞苏知道吉华和壶会照顾他,牧正会照顾他。但随着时间流逝,虞苏不确定吉华是否还留在角山,他会回任邑去吧?姒昊还在营地吗?还是他已被牧正接去照顾?

  他受伤的肩膀怎样了?还是抬不起来吗?他也许又消瘦了,因为药物和病痛。

  昏头昏脑忙碌一段时日,风川的婚事在今日完成,虞苏想,他无论如何,得想办法去趟角山,他得去看姒昊。他心里有一份莫名的不安,他怕等自己过去角山,却获得姒昊离去的消息。

  虽然姒昊跟他说过,等他伤好,会来找他。

  “阿苏?”

  虞苏听得一个唤声,从草地站起身,见到朝他走来的风夕。风夕今日也打扮得很漂亮,穿着一身新衣服,头上有花冠。她来到虞苏身旁,跟他说:“阿苏,你不过去吗?”虞苏笑说:“我在这边看,也很热闹。”

  风夕挨着虞苏坐下,两人都低着头,真是沉默了许久,风夕起身说:“那那我过去啦。”虞苏应道:“好。”目送风夕离开,看她身影有些寂寥。

  风夕走后不久,虞苏见不远处出现两个人影,挨靠着一棵大树。月光明亮,让他认出,那是虞正和风羽,两人在月下的林地里,亲亲我我。

  虞苏不好意思偷窥,悄悄离开草坡,满脸通红。虽然看得不真切,但觉得那姿势像似在拥抱亲吻。他和姒昊像这样子,当时姒昊罩在他身前,自己的背抵着墙,两人抱在一起,姒昊吻他。

  在心里,虞苏有着一个模糊的念头,一种轨迹,像这两位“老前辈”那样,到林泽里建房子,离开人群,过着孤零,又自在的生活。

  风川婚事过后,俨然已经是秋日,聚落里枯叶飞舞,被风卷得到处都是。虞苏的日子,一下子就寂静起来,大陶坊里秋日清闲,邰东秋日不贩陶。无奈地是秋日里,虞城的渔人还不爱渡任水,他们聚集在杜泽捕鱼螃,正是丰收之时。

  如果跟风川说自己要去角山,却个船夫,风川肯定二话不说,开船载他。虞苏不想去打扰他和朱云新婚的日子,两人夫唱妇随,终日形影不离,因为过得太幸福,风川连鱼也好几日没打了。

  伙伴就是这样,成亲后,就不能像独身时那样无牵无挂,终日玩戏在一起。

  虞苏这段日子,除去陶坊走走,到田里照看庄稼,便是待在家中制陶。烧出一堆日用陶器,家里用不了那么多,堆在院中的小木屋里。

  虞母有天进去小木屋,看到齐全的生活用具,问虞苏:“苏儿,你是不是看上谁家的女儿了?”虞母想,这是为了之后独立生活准备的吗?

  虞苏摇摇头,低头捏土。

  虞母见儿子这几日实在太消沉,明显有心事,说他:“再这么下去,还不把人闷坏了,去帮阿母採菇子,晚上要煮汤"虞苏抬起头,应声:“好,阿母,我这就去。”

  这孩子乖,叫他去做点什么事,他还是勤快的。

  虞母递给虞苏一个竹篮子,将虞苏塞给左邻右舍的大姐大婶们,虞苏哪知道母亲的採菇大队如此庞大。虽然都是平日相熟的邻居,但虞苏很少和她们凑在一起,这些人会跟虞苏开玩笑,问他有没有喜欢的女孩儿,她们觉得虞苏又文静又漂亮。

  虞人选女婿,自然喜欢强壮能干的,像风川这样,但是虞苏家殷实,人物又风雅,看起来赏心悦目。

  跟着邻居们出虞城,一进入及谷,虞苏便就离开她们,自行去捡菇子。大家三五成群,也没留意虞苏越走越远,只有阿耳的妻子禾姊,喊了一声:“小苏,别走远!”禾姊身后背着个女娃娃,非常乖,不哭不闹,睁着双大眼睛,好奇打量四周。“禾姊,我就在神木那边,不走远。”虞苏应道,身影消失于林间。

  及谷有一棵神木,也许有上千年之龄,它非常的高大,八九个成年男子,拉臂无法将它合抱。虞人很早就发现了它的存在,人们认为它是及谷的神灵,不曾去砍伐它。

  神木四周,没有其他树木,行成一处开阔无垠的空地,这也正是及谷的中心地。小年轻们,会在神木东侧一处隐蔽的小坡幽会,这是心照不宣的事情。不过神木四周,是捡菇子的好地方,把杂草拨开,挖出半露头的菇子,取大放小,生生不息。

  虞苏提着篮子,步入神木地域,他不是第一次来到这里,感受到它的神秘。幽谷之中,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静谧,那种静,连落叶声都能听到。虞苏仰头看神木,看不到它的树顶,入目的是遮天蔽日的葱郁。虞苏还记得,小时候第一次见到神木时的震撼。

  十五岁的虞苏,已经习惯了它,他悠然猫身在一旁,用一根竹刀挖菇子。一颗一颗,又一颗,竹篮里放上了六七颗大菇子。虞苏提起竹篮,打算换一个地方,却就在他从神木身旁走过之时,他感应到了什么,他突然驻足。

  他的心跳得好快,他的脸庞红润,他捂住胸口坐在地上。他分辨着这次和之前心慌不同,之前心慌是很难受,很沮丧,而这次是激动。他拳住自己的手,放在大腿上,双手还是在不停地抖动。

  到底是什么?

  神木,你想告诉我什么呢?

  虞苏将左手抬起,手指张开,手掌贴在树干上。老树的纹理粗糙,树围惊人,虞苏的手放上去,小小的,就连虞苏整个人,在它面前,也渺小的像林中的一棵小苗。

  在此时,虞苏突然想起,虞族的一个故事,很古老的故事。那时,虞城还未营建,虞族的首领有一位漂亮的小女儿。一天,她在神木下玩耍,玩累睡着了。梦见神木牵引她往西走,见到一座大湖,并且看见了一头白鹿。故事经由一代代人的讲述,它染上奇异的色彩,后来也就成为了传说。

  这位虞族首领的女儿,她是古帝时期的一位帝妃,这便是虞人白鹿传说的由来。

  神木自然不会说话,那不过是传说。

  虞苏自然知道,他平复心情,站起身,打算离开神木,到另一边去捡菇子。也就在这时,虞苏听到身后树叶被拨动的声音,虞苏回头,他看见了一个身影。

  第一眼,虞苏觉得这是个梦,他有时会做一些光怪陆离的梦,而这些梦里,时常有姒昊的身影。

  林中的英俊男子,个头高大,他的发髻束起,穿着一身不新不旧的白色布衣,一件黑色的下裳。他身上挎着弓,手中执着长矛,他的腰间,绑着一个再熟悉不过的陶水壶,腰带的一侧,还缠着一条蓝色的发带。

  虞苏的眼眶里溢出泪水,因为他是那么真实,那么熟悉,他的眉眼,唇鼻,他的身姿,他的样子,虞苏记得很深刻,很深刻。

  昊……

  闯入神木地域的男子,他第一个目光,为这巨大的古树而吸引,他仰头端详,眼中流露出惊叹,但也只是一瞬,他低下头,揣紧长矛,他闯入一个陌生的林子,得保持警惕。他的目光落空旷的谷地,这是他看见了一个人影,为巨木的树干遮挡,一个熟悉的身影。

  一只黑色的狗,像似巡视回来,跑到他身旁,邀功吠叫,却见主人朝巨木走去,根本没理会它。

  “虞苏?”姒昊不那么真切,试探性地询问。

  他忘记了危险,他径直上前,每一步都在接近幽林中的身影,也许它并不是人,也许它只是一个幻觉。

  当姒昊走到神木中心,少年缓缓步出,他有一头长发,穿着一件再熟悉不过的白色上衣,他脸上绽着笑容,笑中带泪。

  一阵毫无预警的大风,刮进谷地,巨木的枝叶抖簌,萧萧声响,响彻谷心。

  (第一卷 完)

  作者有话要说: 导演:谢谢大家的相伴,感谢你们的鼓励和支持,导演爱你们=3=

  记者:导演先别走,是什么让导演想拍这个故事呢?

  导演:因为昊总投资啊。